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2 16:30: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多种版痕、印迹的体验为取向的课程,让学生体验版面、颜料、印纸、画面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建议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单元课程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探索、审美、创造活动的交融。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以生活为题材的各类版画作品,通过对版画作品内容、技法和风格的欣赏、感受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版画创作的主题,使他们认真体验生活,加深对人和事物的观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几种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并对陌生版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不过由于这个年级的学生,上课很难坚持着长久的注意力,因而,本单元依然提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媒体和技法末作分化,课程结构也比较综合,每个课题既有欣赏评述活动(栏目:说一说、看一看),又有造型表现活动(栏目:动手做)。根据单元主题和儿童年龄与心智发展阶段,建议在教学中采取想像性的游戏方式,引导儿童在相关题材下,采用以点、线、面、色、印为主的自由自在的综合表现手法。

  三、总体目标:

  1、认识版画形式的多样式,在游戏性的版画创作中,感受版画的美感,培养对版画的兴趣;

  2、学习几中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蜡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了解版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愿意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发现各种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

  欣赏观察和探索各类版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习和掌握简易版画的各种表现方法,进行表现以生活与情感为主题版画创作。

  五、教学难点:

  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版画表现方法,创作出有个性、有水平的版画作品。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练习教学和创作教学法。

  设计有趣的活动,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版画欣赏等活动,把教学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版画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点、线、色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表现与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通过教师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中感受版画形式美感。

  2、教师将教学内容按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对学生的作业要求。

  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的设问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的要求,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3、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欣赏。在新课讲解与分析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法,如视频、电影、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版画制作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将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发。

  七、课时设计:4课时

  1、水和蜡的游戏:1课时

  2、蜡和笔的游戏:1课时

  3、拓印的游戏: 1课时

  4、弹涂的流戏: 1课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教材中一幅幅优美的图片,让人看后不由自主的有了飞起来的向往,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所以也能很快的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想象转化成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是不加限制的自由发挥。于是,我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和休息的自由空间。

  二、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等理念,我从以下三个层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展开想象,将自己“飞”在空中的姿态及看到的景象表现出来,提高造型能力、画面组织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2、过程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想象,体验在空中“飞”的感觉,自由表达所见所想,体验美术创造活动的乐趣,并在其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丰富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

  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感受更丰富的活动乐趣及审美心理体验。

  2、教学难点:

  对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尝试、突破,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飞翔的鸟吧?你能模仿一下鸟儿飞翔的样子吗?生模仿

  师:上下煽动着小翅膀,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啊!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鸟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播放视频课件)

  师: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实在让人羡慕,那你们想不想在空中飞呢?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体验一下,通过不同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板书课题:我在空中飞(出示课件:我在空中飞)

  (二)、情景想象、感受与交流:

  1、师:你想怎样在天上飞呢?是借助什么工具还是拥有什么样的魔力?小组讨论一下,待会交流。

  生一:我们想像小鸟一样,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在空中飞。

  生二:我们想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坐着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

  生三:我们想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生四:我们想拥有小叮当的竹蜻蜓,放在头上就能起飞。

  生五:我们想有一块神毯,坐在上面,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有借助于工具的,如:坐飞机、飞船、火箭……有的是自己拥有神奇的魔力,如:像孙悟空、嫦娥、小魔仙等等。(出示课件)

  2、飞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会看到什么?生一:跟小鸟比赛谁飞的`快,生二:摘一片白云做被子,生三:去看嫦娥姐姐……

  生四:我想与(哪吒,孙悟空,小朋友,父母……)一起飞。师:我们在空中飞的时候看到的景物跟平时看到的景物是一样的?生:不一样师出示鸟瞰图片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看的很认真,想不想把我们交流的内容表现出来?下面请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的表现的?

  (三)、技法探究播放微视频

  (四)、自由表现,合作创新:

  通过刚才的观看学习,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请选择你喜欢的工具

  来表现一下吧。

  老师提示:在表现“我在空中飞”这一主题的时候,画面中谁是最主要的-------我。因此可先将“我”及“我”的好朋友放在画面显著的位置上,画的大一些。然后,将“我们”看到的景象表现出来。

  (五)、展示评价:

  先小组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到讲台前交流。

  生一:我画的是和我的好朋友在空中一起飞翔,我是用彩笔画的。生二:我是坐着飞碟在太空中遨游,我看到了星星、月亮,他们冲我笑。生三:我是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穿着宇航服在太空遨游。

  生四:我是长出一对美丽的翅膀飞上天空的,看我的翅膀多漂亮呀,我是用橡皮泥做出来的。

  生五:我是和世界各国小朋友一起飞到天空中玩耍的,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是好朋友。

  师:同学们表现的可真棒啊!下面我们一起评出最佳创意奖及最佳表现奖。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大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表现出了“我在空中飞”的情景,同学们课后请把作品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分享一下。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导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重点)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难点)

  课前独学:

  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宝宝,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看拼音,试着读读课文。

  导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一首儿歌《猜一猜》,还记得吗?齐读儿歌《猜一猜》。你们喜欢谜语吗?那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则谜语,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哟。

  二、预习可检测:

  1、出示课题,带读课题,

  2、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不会认,拼一拼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你看看共有几句,分为几行?

  3、指名读。

  三、识字我能行

  1、这首诗虽然只有4行,可藏着许多生字,昨天我布置你们预习,把横线上的生字画出来,你们画了吗?画了的请举手,不错。

  灯片出示,同位检查。

  2、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大声读几遍,组两个词。

  3、交流:这些生字中有没有你已经学会了的字?(顺势学写“人”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共有几笔,怎么写,从什么地方起笔?……书空,练习写。

  四、合作我主动:

  1、学会了人字,其他的'生字我们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好吗?

  2、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来认识并记住这些字宝宝?

  五、展示我精彩:

  1、识记方法我知道

  在小组交流识字办法的过程中,引导认识“远”“近”“还”三个字中所带的偏旁。

  ①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②换一换。用给熟字换笔画或偏旁的方法来记,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

  ③编字谜。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生字新词我熟读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检查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六、检测我不怕

  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树,学生到大屏幕前点读并组词。

  七、朗读我能行

  1、课文我能读: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请小声把课文读一遍。

  2、范读认真听:这是一首古诗,古诗有古诗的读法,,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并演示。古诗的每一行中间都要有停顿,这一斜线表示在这里要停顿一下,要读得停而不断,读得有韵味。哪第二行该在哪儿停呢?演示,再范读。

  3、带读我跟上:教师带读课文两遍。

  4、练习我认真:请同学们大声练习读课文。

  八、检测我不怕:

  1、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小组展示读(一人一行),齐读。

  2、练习背诵。

  3、这首古诗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

  九、质疑我开心: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2、你想提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新精神。

  能力:尝试用手撕彩纸、用水彩笔、油画棒绘画以及剪刀和胶水等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情感: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可以通过用撕贴和绘画的手法共同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范画。

  学具准备:彩色卡纸、绘画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请大家插好自己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用心感受:就很快到达目的地。老师描述:我们身边有洁白的云朵在笑着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行大雁嘎嘎的叫着在向我们告别,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同学们能猜到我们到了哪儿呢?(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天空)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飞向我们美丽的天空。(出示课题:美丽的天空)

  二、教授新课

  1、认识天空的色彩

  根据季节、时间、天气的不同,天空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老师面前有一些色卡纸,请大家选一选,你见过的天空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大家仔细想想,晴朗的天空—蓝色、夜晚的天空—黑漆漆的、日出或者日落时的天空是一片金色……

  (学生自由进行选择)确定几个颜色的卡纸贴在黑板上。

  2、认识天空中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美丽的天空也从来不寂寞,它的朋友可多了,瞧(鸟、白云、跳伞的人,太阳下山月亮出来了、焰火……)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白云、热气球、太阳、等……

  3、认识艺术中的天空

  老师:同学们我们用发现的眼睛看到了天空的很多朋友。让我们看看俄罗斯绘画大师康定斯基的《蓝天》,看看他是怎样用彩笔描绘美丽的天空的好吗?请大家打到课本第16页。

  A、欣赏大师的作品:康定斯基《蓝天》

  天空在生活中如此美丽,在大画家的艺术作品中就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看蓝天上漂浮着五彩缤纷的图形,有的像木马、飞鸟、乌龟……在画家的笔下,天空是多么的有趣和生动呀!

  B、欣赏小画家的撕贴天空作品

  刚才我们不但欣赏了非常棒的大画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我们的天空,一年级的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灵巧的小手也完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天空图,请看第17页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这些小画家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天空呢?

  学生:撕纸(撕贴)和剪贴

  三、学生实践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要快快完成啦,那请听要求:我们用画的方法每人来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好吗?

  学生实践,老师巡视辅导,协助学生剪贴。

  四、展示、评比

  每小组选出好的作品请同学占到讲台上一起欣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扇子。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学习扇子的设计方法及制作

  教学难点:

  小扇子的构思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设计一把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以猜谜语游戏方式引出扇子。师:一件东西生得怪,轻薄像片小云彩。烈日炎炎不用愁,摇来清风人人爱。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小扇子。导入课题并板书。

  (二)发展阶段

  1、回忆:启发学生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扇子

  扇子我们可见过不少,谁能告诉大家你所见到和知道的有哪些扇子?(引导学生以快速抢答的方式说出扇子的种类)

  同学们知道扇子除了可让我们纳凉之外,还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的总结,表扬。教师及时地展示带来的各种扇子。

  我们中国是扇子的发源地,几千年来有各种各样的扇子,扇子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大家想不想知道最初的扇子是什么样?还有哪些珍奇特殊的扇子?

  2、赏析:欣赏有关扇子的资料(课件),了解扇子的常识,激发学习兴趣。边演示边简介扇子的起源与发展。

  扇子起源于中国,最早我们国家被称为“制扇王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劳作,随手用植物叶或禽羽简单加工用以避日挡风,这就是扇子的起源。我国的扇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几千年的改革和完善,虽然已经发展成了几百种扇子,但是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屏扇,一种是折扇。

  3、讨论:启发学生说一说扇子的特点

  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扇子,叫什么名字?生:圆的、方的、菱形的、半圆形的……等等。

  扇子可以用来干什么?

  扇子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木质,竹子,塑料,绸缎,纸材等。

  不管扇子怎么变化,它的结构是一样的。扇子可以分为几部分?(扇面、扇柄、扇架、扇坠)

  4、分析:课件出示范作的制作过程步骤

  欣赏老师带来手工做的扇子,和刚才看到的扇子有什么不同?看一看,同学们都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启发学生说一说最喜欢哪把扇子,以及是怎么做出来的?说说扇子的装饰方法:

  (三)作业阶段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有创意的作品和作者。(有的小组做的又好有快,老师及时进行表扬)

  (在制作期间允许学生下来参观其他组的制作,可以互相借鉴和促进)

  作品展示和评价

  (1)请学生展示作品并简单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制作材料和方法。

  (2)其他同学的评价。

  (3)教师根据作品实情评价。

  师小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虽然我们现在使用了空调和电风扇,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扇子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所以以后我们要继承祖国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把我们的扇文化推向世界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贴近与生活的联系,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在设计制作中,进而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技巧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在课上我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展示出来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扇子,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扇子的历史和文化。接着我又出示了亲手制作精美的小扇子,再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制作兴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适合制作扇子的图案和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通过如何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扇子这一环节,让学生边看、边观察和边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学会精细观察事物的方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欣赏雕塑作品《草原小姐妹》,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手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一个具有故事情节并且动态和特征准确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雕塑的魅力,了解雕塑作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提升动手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以及捏塑的表现手法。

  难点:创作一个能反映故事中人物特征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大家在进入校园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呢?(少先队员向国旗敬礼的雕塑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作品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独特,其实每一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来了解一下雕塑背后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引出课题《故事里的人》。

  (二)作品图像识读

  1.雕塑的内容

  展示作品《草原小姐妹》,提出问题:这个作品雕刻了谁的形象?它描绘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跟大家讲一讲。(一对小姐妹;她们与暴风雪顽强抗争的瞬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为了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她们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吓的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小姐妹”。每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2.雕塑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继续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并思考问题:

  ①联系故事情节,观察作品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草原小姐妹人物形象的?(人物的运动感强烈,外轮廓简洁生动,表情坚毅、勇敢)

  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概括、简洁、夸张)

  ③人物的身体、四肢、关节应该怎样支撑与加固?(泥水粘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就是根据这样一个故事以洁白的石材和独特的方式将草原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时的英雄人物形象定格在这瞬间。其实,我们不止可以用石材雕刻故事里的人,也可以用捏塑的形式进行创作,要注意人物肢体组合时要用适量的.泥水进行粘合。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示范《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捏塑方法及步骤:

  1.概括塑造出孙悟空的头、胸、四肢和围裙;

  2.把每个局部拼接起来,塑造出孙悟空的动作;

  3.深入塑造,安插金箍棒。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查找所表现人物的相关资料,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捏塑作品中的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民间手艺人”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并从作品中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李逵》采用捏塑的手法进行创作,人物形象简洁概括,表情呆萌,满脸的络腮胡,手拿大刀,让人直接想到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李逵)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雕塑的特征以及捏塑表现的方法。

  2.升华情感:今天我们学习的泥塑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传统文化之一,我们要好好学习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节课,我们也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从草原小姐妹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心,我们要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志坚意强的人。

  3.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为这些捏塑作品编排一个话剧。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同学个性潜能的充沛发展。

  教学重点:

  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资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身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同学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同学的作品。

  1、 同学介绍自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同学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同学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同学欣赏。(通过同学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同学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同学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同学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我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差,用“对比法”有是第一次。“对比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备课时我认定教学中要强调对比什么,怎样比,对比的结果和实践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哪些因果关系等。根据教科书我设计了如下流程;先导入讨论,说说在你们饮食生活中都品尝过哪些酸、甜、苦辣的食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基本形来表现这五种调,味,这时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依次比出他们所具备的形象来,为了能让每位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五味”来,可继续让学生做做肢体语言方面的对比实践来。

  具体实施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完成了,学生学会了在对比实践中通过对比获得了设计结果,并推断出了设计结果与对比的关系,但学生们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我想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采用了游戏比赛导入,每四人一组在事先画好剪好的`空瓶中分类装入“五味”。一下子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亲口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然后引出课题,猜猜怎样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接下来放手让学生通过“闻”“尝”用肢体语言或口头描述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给人的味觉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了图形的联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依照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示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同学: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同学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同学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身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同学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和时肯定了这种方法,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示的万花筒,引起同学兴趣。

  请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身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同学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示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资料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资料来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示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小朋友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同学: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示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示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同学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同学用自身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同学考虑:

  1、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示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能加以装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用绘画的表现方式进行情趣化个性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生——小镜子、画纸、油画棒或蜡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⑴ 课前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视频,引起学生的回忆。

  ⑵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里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

  生:回答(从魔镜里)

  师:哦,皇后是怎样问魔镜的呀?

  生:回答(魔镜魔镜,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⑶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 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墨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个信封给我们,答案就在里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秘密打开给大家看好吗?(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拆信封

  师:咦,小朋友们,你能猜到他们是谁吗?

  生:各抒己见。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⑸ 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象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

  (三)新授:

  ⑴ 深入探究:

  ①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②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③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时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⑵ 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教学理解感受直线、曲线等不同的美感特征,感受线的曲直粗细疏密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了解并合理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以及疏密的线的表现力,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表现出线的节奏韵律美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水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线和艺术作品中的线。

  1、

  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线。教师介绍线的概念,线是点的移动所形成的图形。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外形,都可以看作是各种不同的线的组合。

  2、

  寻找生活中的线。线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大种类线,曲线和直线。

  二、感受线的表现力和美感:

  1、

  欣赏曲线组成的画和直线组成的画,感受曲线和直线给人的不同的审美感受。

  2、欣赏感受并分析总结出线的表现力:有曲有直,有粗有细。

  一幅有趣美妙的绘画作品,它的线条总是有曲有直,有粗有细,这就是线的表现力,板书。

  三、线的小练习:快速的画一幅有曲有直有粗有细的线条画。四、分析疏与密:

  1、观察分析两组线的排列有什么不同,引导出密集与疏散的概念,并通过音乐鼓点对线的疏密组合的表现,总结出密集与疏散也是线的一种表现力。

  2、观察分析一幅有疏有密的线描作品,通过对它的密集与疏散的颜色的分析,总结引申线描作品的黑白灰三色。

  五、修改学生小练习时的作品,通过修改做示范,详细的演示线的三大表现力如何在作品当中进行描绘。

  六、 1、布置作业,复习所学知识。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七、作品展示,小结所学: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八、拓展:野蜂飞舞的绘画作品欣赏,名家线条作品欣赏以及雕塑中的线条等。

  1、感知线条运用在绘画及雕塑作品中。

  课件展示艺术家运用线条创作的'艺术作品,分为古代、现代、雕塑三方面。

  2、意大利线条先生动画视频欣赏。

  结语: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详案

  一、发现与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线和艺术作品中的线)(师在黑板上写‘线“)这是什么字?认识线吗?谁来说说,你们都认识什么线条?

  老师告诉大家,线是点的移动所形成的图形。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外形,都可以看作是各种不同的线的组合。

  (课件1)同学门看,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一到两种甚至更多的线在里面,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哪些线?

  线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大种类线,那就是曲线和直线。

  二、感受线的表现力和美感

  1、(课件2)(曲线的画与直线的画中,曲线和直线不同的美感特征)

  A、这就是曲线组成的画。看了这幅画,你觉得曲线给大家怎样的感受呢?感觉象女子,优美柔和,生动灵活,有一种温柔的美感。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冰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在利用纸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然后利用食品包装纸来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教学准备: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

  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苏果”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一、设计理念

  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穿的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学生实践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老师提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交融后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六、教学时间

  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1)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2)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3)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2)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3)除了吹画的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拿出三个玻璃球,想一想,做一做。

  4、收拾与整理:

  学生将作业放在通风的窗台或地面晾干,保持作业整洁。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毛笔洗净。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桌面装饰物,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技能,培养造型能力,

  养成耐心的工作习惯,领会工艺美术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图片、范品、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结前课剪贴画作业的优缺点,然后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出示范品,让学生观赏、评价,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用?指导学生欣赏

  课文内的'学生作品并作讲解。说明制作方法(演示)

  1、剪出外形。

  2、折出卡通形象的外形。

  3、贴在准备好的底版上。

  4、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五官贴上。

  5、完成作品。

  三、出示动物图片,指导学生观赏,认识卡通形象的外形及色彩,并出示卡通形象头部造型图,让学生观赏、酝酿。

  四、学生作业,在32开卡纸上割一半做底版,留一半做地位造型。本节要求先画出小卡通形象形象。

  第二课时

  小结前节课作业情况。

  一、提示制作卡通形象时注意事项:

  1、抓住小卡通的形象特征,要画得简练生动,色彩鲜明。

  2、百板纸的底版要涂上颜色(或裱上色纸),然后才粘贴上绘就的小卡通形象造型的纸片。

  3、小心粘贴,保持整洁,要贴得牢固,放得安稳。

  4、卡通形象的底板和卡通形象的色彩的对比要强烈,在做好基本结构以后,其他部位可自由发挥。

  二、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三、讲评。作业摆在一起互相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课很感兴趣,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步骤,作业效果良好。只是有些撑架做得不是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6-16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经典08-14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1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经典)01-1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秀04-23

小学美术《光的魅力》教学设计04-22

小学美术《绘画水果》教学设计03-25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06-18

美术教学设计06-10

美术教学设计07-18

在线咨询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多种版痕、印迹的体验为取向的课程,让学生体验版面、颜料、印纸、画面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建议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单元课程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探索、审美、创造活动的交融。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以生活为题材的各类版画作品,通过对版画作品内容、技法和风格的欣赏、感受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版画创作的主题,使他们认真体验生活,加深对人和事物的观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几种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并对陌生版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不过由于这个年级的学生,上课很难坚持着长久的注意力,因而,本单元依然提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媒体和技法末作分化,课程结构也比较综合,每个课题既有欣赏评述活动(栏目:说一说、看一看),又有造型表现活动(栏目:动手做)。根据单元主题和儿童年龄与心智发展阶段,建议在教学中采取想像性的游戏方式,引导儿童在相关题材下,采用以点、线、面、色、印为主的自由自在的综合表现手法。

  三、总体目标:

  1、认识版画形式的多样式,在游戏性的版画创作中,感受版画的美感,培养对版画的兴趣;

  2、学习几中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蜡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了解版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愿意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发现各种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

  欣赏观察和探索各类版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习和掌握简易版画的各种表现方法,进行表现以生活与情感为主题版画创作。

  五、教学难点:

  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版画表现方法,创作出有个性、有水平的版画作品。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练习教学和创作教学法。

  设计有趣的活动,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版画欣赏等活动,把教学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版画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点、线、色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表现与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通过教师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中感受版画形式美感。

  2、教师将教学内容按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对学生的作业要求。

  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的设问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的要求,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3、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欣赏。在新课讲解与分析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法,如视频、电影、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版画制作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将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发。

  七、课时设计:4课时

  1、水和蜡的游戏:1课时

  2、蜡和笔的游戏:1课时

  3、拓印的游戏: 1课时

  4、弹涂的流戏: 1课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教材中一幅幅优美的图片,让人看后不由自主的有了飞起来的向往,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所以也能很快的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想象转化成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是不加限制的自由发挥。于是,我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和休息的自由空间。

  二、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等理念,我从以下三个层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展开想象,将自己“飞”在空中的姿态及看到的景象表现出来,提高造型能力、画面组织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2、过程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想象,体验在空中“飞”的感觉,自由表达所见所想,体验美术创造活动的乐趣,并在其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丰富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

  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感受更丰富的活动乐趣及审美心理体验。

  2、教学难点:

  对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尝试、突破,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飞翔的鸟吧?你能模仿一下鸟儿飞翔的样子吗?生模仿

  师:上下煽动着小翅膀,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啊!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鸟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播放视频课件)

  师: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实在让人羡慕,那你们想不想在空中飞呢?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体验一下,通过不同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板书课题:我在空中飞(出示课件:我在空中飞)

  (二)、情景想象、感受与交流:

  1、师:你想怎样在天上飞呢?是借助什么工具还是拥有什么样的魔力?小组讨论一下,待会交流。

  生一:我们想像小鸟一样,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在空中飞。

  生二:我们想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坐着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

  生三:我们想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生四:我们想拥有小叮当的竹蜻蜓,放在头上就能起飞。

  生五:我们想有一块神毯,坐在上面,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有借助于工具的,如:坐飞机、飞船、火箭……有的是自己拥有神奇的魔力,如:像孙悟空、嫦娥、小魔仙等等。(出示课件)

  2、飞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会看到什么?生一:跟小鸟比赛谁飞的`快,生二:摘一片白云做被子,生三:去看嫦娥姐姐……

  生四:我想与(哪吒,孙悟空,小朋友,父母……)一起飞。师:我们在空中飞的时候看到的景物跟平时看到的景物是一样的?生:不一样师出示鸟瞰图片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看的很认真,想不想把我们交流的内容表现出来?下面请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的表现的?

  (三)、技法探究播放微视频

  (四)、自由表现,合作创新:

  通过刚才的观看学习,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请选择你喜欢的工具

  来表现一下吧。

  老师提示:在表现“我在空中飞”这一主题的时候,画面中谁是最主要的-------我。因此可先将“我”及“我”的好朋友放在画面显著的位置上,画的大一些。然后,将“我们”看到的景象表现出来。

  (五)、展示评价:

  先小组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到讲台前交流。

  生一:我画的是和我的好朋友在空中一起飞翔,我是用彩笔画的。生二:我是坐着飞碟在太空中遨游,我看到了星星、月亮,他们冲我笑。生三:我是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穿着宇航服在太空遨游。

  生四:我是长出一对美丽的翅膀飞上天空的,看我的翅膀多漂亮呀,我是用橡皮泥做出来的。

  生五:我是和世界各国小朋友一起飞到天空中玩耍的,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是好朋友。

  师:同学们表现的可真棒啊!下面我们一起评出最佳创意奖及最佳表现奖。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大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表现出了“我在空中飞”的情景,同学们课后请把作品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分享一下。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导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重点)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难点)

  课前独学:

  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宝宝,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看拼音,试着读读课文。

  导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一首儿歌《猜一猜》,还记得吗?齐读儿歌《猜一猜》。你们喜欢谜语吗?那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则谜语,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哟。

  二、预习可检测:

  1、出示课题,带读课题,

  2、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不会认,拼一拼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你看看共有几句,分为几行?

  3、指名读。

  三、识字我能行

  1、这首诗虽然只有4行,可藏着许多生字,昨天我布置你们预习,把横线上的生字画出来,你们画了吗?画了的请举手,不错。

  灯片出示,同位检查。

  2、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大声读几遍,组两个词。

  3、交流:这些生字中有没有你已经学会了的字?(顺势学写“人”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共有几笔,怎么写,从什么地方起笔?……书空,练习写。

  四、合作我主动:

  1、学会了人字,其他的'生字我们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好吗?

  2、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来认识并记住这些字宝宝?

  五、展示我精彩:

  1、识记方法我知道

  在小组交流识字办法的过程中,引导认识“远”“近”“还”三个字中所带的偏旁。

  ①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②换一换。用给熟字换笔画或偏旁的方法来记,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

  ③编字谜。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生字新词我熟读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检查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六、检测我不怕

  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树,学生到大屏幕前点读并组词。

  七、朗读我能行

  1、课文我能读: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请小声把课文读一遍。

  2、范读认真听:这是一首古诗,古诗有古诗的读法,,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并演示。古诗的每一行中间都要有停顿,这一斜线表示在这里要停顿一下,要读得停而不断,读得有韵味。哪第二行该在哪儿停呢?演示,再范读。

  3、带读我跟上:教师带读课文两遍。

  4、练习我认真:请同学们大声练习读课文。

  八、检测我不怕:

  1、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小组展示读(一人一行),齐读。

  2、练习背诵。

  3、这首古诗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

  九、质疑我开心: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2、你想提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新精神。

  能力:尝试用手撕彩纸、用水彩笔、油画棒绘画以及剪刀和胶水等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情感: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可以通过用撕贴和绘画的手法共同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范画。

  学具准备:彩色卡纸、绘画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请大家插好自己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用心感受:就很快到达目的地。老师描述:我们身边有洁白的云朵在笑着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行大雁嘎嘎的叫着在向我们告别,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同学们能猜到我们到了哪儿呢?(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天空)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飞向我们美丽的天空。(出示课题:美丽的天空)

  二、教授新课

  1、认识天空的色彩

  根据季节、时间、天气的不同,天空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老师面前有一些色卡纸,请大家选一选,你见过的天空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大家仔细想想,晴朗的天空—蓝色、夜晚的天空—黑漆漆的、日出或者日落时的天空是一片金色……

  (学生自由进行选择)确定几个颜色的卡纸贴在黑板上。

  2、认识天空中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美丽的天空也从来不寂寞,它的朋友可多了,瞧(鸟、白云、跳伞的人,太阳下山月亮出来了、焰火……)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白云、热气球、太阳、等……

  3、认识艺术中的天空

  老师:同学们我们用发现的眼睛看到了天空的很多朋友。让我们看看俄罗斯绘画大师康定斯基的《蓝天》,看看他是怎样用彩笔描绘美丽的天空的好吗?请大家打到课本第16页。

  A、欣赏大师的作品:康定斯基《蓝天》

  天空在生活中如此美丽,在大画家的艺术作品中就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看蓝天上漂浮着五彩缤纷的图形,有的像木马、飞鸟、乌龟……在画家的笔下,天空是多么的有趣和生动呀!

  B、欣赏小画家的撕贴天空作品

  刚才我们不但欣赏了非常棒的大画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我们的天空,一年级的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灵巧的小手也完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天空图,请看第17页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这些小画家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天空呢?

  学生:撕纸(撕贴)和剪贴

  三、学生实践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要快快完成啦,那请听要求:我们用画的方法每人来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好吗?

  学生实践,老师巡视辅导,协助学生剪贴。

  四、展示、评比

  每小组选出好的作品请同学占到讲台上一起欣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扇子。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学习扇子的设计方法及制作

  教学难点:

  小扇子的构思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设计一把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以猜谜语游戏方式引出扇子。师:一件东西生得怪,轻薄像片小云彩。烈日炎炎不用愁,摇来清风人人爱。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小扇子。导入课题并板书。

  (二)发展阶段

  1、回忆:启发学生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扇子

  扇子我们可见过不少,谁能告诉大家你所见到和知道的有哪些扇子?(引导学生以快速抢答的方式说出扇子的种类)

  同学们知道扇子除了可让我们纳凉之外,还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的总结,表扬。教师及时地展示带来的各种扇子。

  我们中国是扇子的发源地,几千年来有各种各样的扇子,扇子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大家想不想知道最初的扇子是什么样?还有哪些珍奇特殊的扇子?

  2、赏析:欣赏有关扇子的资料(课件),了解扇子的常识,激发学习兴趣。边演示边简介扇子的起源与发展。

  扇子起源于中国,最早我们国家被称为“制扇王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劳作,随手用植物叶或禽羽简单加工用以避日挡风,这就是扇子的起源。我国的扇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几千年的改革和完善,虽然已经发展成了几百种扇子,但是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屏扇,一种是折扇。

  3、讨论:启发学生说一说扇子的特点

  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扇子,叫什么名字?生:圆的、方的、菱形的、半圆形的……等等。

  扇子可以用来干什么?

  扇子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木质,竹子,塑料,绸缎,纸材等。

  不管扇子怎么变化,它的结构是一样的。扇子可以分为几部分?(扇面、扇柄、扇架、扇坠)

  4、分析:课件出示范作的制作过程步骤

  欣赏老师带来手工做的扇子,和刚才看到的扇子有什么不同?看一看,同学们都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启发学生说一说最喜欢哪把扇子,以及是怎么做出来的?说说扇子的装饰方法:

  (三)作业阶段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有创意的作品和作者。(有的小组做的又好有快,老师及时进行表扬)

  (在制作期间允许学生下来参观其他组的制作,可以互相借鉴和促进)

  作品展示和评价

  (1)请学生展示作品并简单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制作材料和方法。

  (2)其他同学的评价。

  (3)教师根据作品实情评价。

  师小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虽然我们现在使用了空调和电风扇,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扇子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所以以后我们要继承祖国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把我们的扇文化推向世界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贴近与生活的联系,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在设计制作中,进而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技巧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在课上我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展示出来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扇子,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扇子的历史和文化。接着我又出示了亲手制作精美的小扇子,再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制作兴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适合制作扇子的图案和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通过如何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扇子这一环节,让学生边看、边观察和边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学会精细观察事物的方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欣赏雕塑作品《草原小姐妹》,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手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一个具有故事情节并且动态和特征准确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雕塑的魅力,了解雕塑作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提升动手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以及捏塑的表现手法。

  难点:创作一个能反映故事中人物特征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大家在进入校园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呢?(少先队员向国旗敬礼的雕塑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作品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独特,其实每一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来了解一下雕塑背后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引出课题《故事里的人》。

  (二)作品图像识读

  1.雕塑的内容

  展示作品《草原小姐妹》,提出问题:这个作品雕刻了谁的形象?它描绘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跟大家讲一讲。(一对小姐妹;她们与暴风雪顽强抗争的瞬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为了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她们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吓的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小姐妹”。每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2.雕塑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继续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并思考问题:

  ①联系故事情节,观察作品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草原小姐妹人物形象的?(人物的运动感强烈,外轮廓简洁生动,表情坚毅、勇敢)

  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概括、简洁、夸张)

  ③人物的身体、四肢、关节应该怎样支撑与加固?(泥水粘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就是根据这样一个故事以洁白的石材和独特的方式将草原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时的英雄人物形象定格在这瞬间。其实,我们不止可以用石材雕刻故事里的人,也可以用捏塑的形式进行创作,要注意人物肢体组合时要用适量的.泥水进行粘合。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示范《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捏塑方法及步骤:

  1.概括塑造出孙悟空的头、胸、四肢和围裙;

  2.把每个局部拼接起来,塑造出孙悟空的动作;

  3.深入塑造,安插金箍棒。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查找所表现人物的相关资料,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捏塑作品中的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民间手艺人”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并从作品中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李逵》采用捏塑的手法进行创作,人物形象简洁概括,表情呆萌,满脸的络腮胡,手拿大刀,让人直接想到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李逵)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雕塑的特征以及捏塑表现的方法。

  2.升华情感:今天我们学习的泥塑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传统文化之一,我们要好好学习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节课,我们也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从草原小姐妹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心,我们要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志坚意强的人。

  3.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为这些捏塑作品编排一个话剧。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同学个性潜能的充沛发展。

  教学重点:

  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资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身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同学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同学的作品。

  1、 同学介绍自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同学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同学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同学欣赏。(通过同学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同学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同学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同学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我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差,用“对比法”有是第一次。“对比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备课时我认定教学中要强调对比什么,怎样比,对比的结果和实践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哪些因果关系等。根据教科书我设计了如下流程;先导入讨论,说说在你们饮食生活中都品尝过哪些酸、甜、苦辣的食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基本形来表现这五种调,味,这时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依次比出他们所具备的形象来,为了能让每位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五味”来,可继续让学生做做肢体语言方面的对比实践来。

  具体实施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完成了,学生学会了在对比实践中通过对比获得了设计结果,并推断出了设计结果与对比的关系,但学生们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我想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采用了游戏比赛导入,每四人一组在事先画好剪好的`空瓶中分类装入“五味”。一下子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亲口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然后引出课题,猜猜怎样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接下来放手让学生通过“闻”“尝”用肢体语言或口头描述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给人的味觉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了图形的联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依照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示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同学: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同学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同学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身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同学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和时肯定了这种方法,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示的万花筒,引起同学兴趣。

  请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身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同学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示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资料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资料来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示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小朋友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同学: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示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示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同学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同学用自身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同学考虑:

  1、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示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能加以装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用绘画的表现方式进行情趣化个性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生——小镜子、画纸、油画棒或蜡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⑴ 课前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视频,引起学生的回忆。

  ⑵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里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

  生:回答(从魔镜里)

  师:哦,皇后是怎样问魔镜的呀?

  生:回答(魔镜魔镜,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⑶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 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墨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个信封给我们,答案就在里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秘密打开给大家看好吗?(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拆信封

  师:咦,小朋友们,你能猜到他们是谁吗?

  生:各抒己见。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⑸ 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象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

  (三)新授:

  ⑴ 深入探究:

  ①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②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③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时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⑵ 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教学理解感受直线、曲线等不同的美感特征,感受线的曲直粗细疏密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了解并合理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以及疏密的线的表现力,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表现出线的节奏韵律美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水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线和艺术作品中的线。

  1、

  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线。教师介绍线的概念,线是点的移动所形成的图形。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外形,都可以看作是各种不同的线的组合。

  2、

  寻找生活中的线。线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大种类线,曲线和直线。

  二、感受线的表现力和美感:

  1、

  欣赏曲线组成的画和直线组成的画,感受曲线和直线给人的不同的审美感受。

  2、欣赏感受并分析总结出线的表现力:有曲有直,有粗有细。

  一幅有趣美妙的绘画作品,它的线条总是有曲有直,有粗有细,这就是线的表现力,板书。

  三、线的小练习:快速的画一幅有曲有直有粗有细的线条画。四、分析疏与密:

  1、观察分析两组线的排列有什么不同,引导出密集与疏散的概念,并通过音乐鼓点对线的疏密组合的表现,总结出密集与疏散也是线的一种表现力。

  2、观察分析一幅有疏有密的线描作品,通过对它的密集与疏散的颜色的分析,总结引申线描作品的黑白灰三色。

  五、修改学生小练习时的作品,通过修改做示范,详细的演示线的三大表现力如何在作品当中进行描绘。

  六、 1、布置作业,复习所学知识。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七、作品展示,小结所学: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八、拓展:野蜂飞舞的绘画作品欣赏,名家线条作品欣赏以及雕塑中的线条等。

  1、感知线条运用在绘画及雕塑作品中。

  课件展示艺术家运用线条创作的'艺术作品,分为古代、现代、雕塑三方面。

  2、意大利线条先生动画视频欣赏。

  结语: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详案

  一、发现与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线和艺术作品中的线)(师在黑板上写‘线“)这是什么字?认识线吗?谁来说说,你们都认识什么线条?

  老师告诉大家,线是点的移动所形成的图形。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外形,都可以看作是各种不同的线的组合。

  (课件1)同学门看,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一到两种甚至更多的线在里面,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哪些线?

  线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大种类线,那就是曲线和直线。

  二、感受线的表现力和美感

  1、(课件2)(曲线的画与直线的画中,曲线和直线不同的美感特征)

  A、这就是曲线组成的画。看了这幅画,你觉得曲线给大家怎样的感受呢?感觉象女子,优美柔和,生动灵活,有一种温柔的美感。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冰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在利用纸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然后利用食品包装纸来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教学准备: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

  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苏果”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一、设计理念

  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穿的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学生实践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老师提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交融后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六、教学时间

  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1)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2)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3)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2)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3)除了吹画的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拿出三个玻璃球,想一想,做一做。

  4、收拾与整理:

  学生将作业放在通风的窗台或地面晾干,保持作业整洁。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毛笔洗净。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桌面装饰物,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技能,培养造型能力,

  养成耐心的工作习惯,领会工艺美术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图片、范品、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结前课剪贴画作业的优缺点,然后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出示范品,让学生观赏、评价,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用?指导学生欣赏

  课文内的'学生作品并作讲解。说明制作方法(演示)

  1、剪出外形。

  2、折出卡通形象的外形。

  3、贴在准备好的底版上。

  4、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五官贴上。

  5、完成作品。

  三、出示动物图片,指导学生观赏,认识卡通形象的外形及色彩,并出示卡通形象头部造型图,让学生观赏、酝酿。

  四、学生作业,在32开卡纸上割一半做底版,留一半做地位造型。本节要求先画出小卡通形象形象。

  第二课时

  小结前节课作业情况。

  一、提示制作卡通形象时注意事项:

  1、抓住小卡通的形象特征,要画得简练生动,色彩鲜明。

  2、百板纸的底版要涂上颜色(或裱上色纸),然后才粘贴上绘就的小卡通形象造型的纸片。

  3、小心粘贴,保持整洁,要贴得牢固,放得安稳。

  4、卡通形象的底板和卡通形象的色彩的对比要强烈,在做好基本结构以后,其他部位可自由发挥。

  二、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三、讲评。作业摆在一起互相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课很感兴趣,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步骤,作业效果良好。只是有些撑架做得不是很好。